產品差異化,回到「人」身上 據此,原本戮力在相關產業的公司更應細緻化商品定位,譬如針對人們長期待在家中的保健食品需求,或是相關身體保健課程等。
文:張俊華(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首先,當中國提出邀請以巴雙方直接談判時,至少巴勒斯坦是積極回應了。
於是,中國除了從俄羅斯、烏克蘭那裡尋找技術,也從以色列那裡獲取軍事技術根據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截至2010年,「作為中國的武器系統供應商和尖端軍事技術的渠道,以色列的排名僅次於俄羅斯。在這場風波過去後,現在來看,北京是否達到它的目的呢?應該說,部分似乎是達到了。而對以色列採用比往年更強硬的指責語調,也就成了必然。這就逼得中國領導不得不尋找各種方法,改善國際形象。
更要指出的是,1989年後,西方國家停止了對中國軍售。但巴勒斯坦自己也明白,中國言辭遠多於行動。因此不需要許多議員聯署支持,且法案內容多數由參衆兩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及成員決定。
「既成事實」泛指中國在美軍尚未作出有效反應前,利用軍事力量奪取台灣控制權,同時讓美軍相信採取應對行動將非常困難,或得付出高成本。比如在參議院軍委會這次提出的法案摘要中就直接指明中國與俄羅斯對美國造成的威脅。由於《國防授權法案》與國安政策相關,因此可以從其中一窺美國的國安政策走向。此外,根據法案摘要,法案也要求行政部門,針對美國國防部在嚇阻與回應中國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上所做的努力,對國會進行簡報。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什麼是《國防授權法案》? 根據參議院軍委會提出的法案摘要 ,《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簡稱NDAA)每年由美國國會提出,內容有關下一個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也提到法案還需要再經過兩院協商,協調出最終版本。
眾議院軍委會則表定於9月1日對法案進行審理與表決,通過後才會交由眾議院全院表決。法案接下來將送交參議院全院審議。目前法案完整內容雖尚未對外公布,但依照參議院軍委會公布的法案摘要,內容不但提及協助台灣提升防衛能力、呼籲美國維持嚇阻中國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能力、更要求評估美國國民兵(National Guard)與台灣合作的可行性。而也因為《國防授權法案》是必過的法案,所以很多與國防部業務關聯低的國安相關政策、以及難以單獨通過的國防相關政策也會被納入來討論。
2020年時獨立評論人、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共同創辦人楊光舜刊於《上報》的評論則指出,《國防授權法案》與一般的法案不同。各自再將最終版本表決通過,才會送交總統拜登簽署並生效。事實上去(2021)年的《國防授權法案》,就是因為參眾兩議院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不同,因而有再經過兩院的軍事委員會協商。因為是預算案,《國防授權法案》每年都會被提出來,並且通過。
根據法案摘要,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就增進美台防衛合作、美國國民兵與台灣合作的可行性與適當性,對國會進行簡報。《2022國防授權法案》,還須等待眾議院版本 不過,目前《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還需要等待眾議院版本,若眾議院版本的《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與參議院提出的版本有差異,還需要經過兩院協商。
法案也要求美國國防部長評估台灣不對稱防衛能力,並提出如何協助台灣提升相關能力的計畫。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昨(22)日通過《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FY 2022 NDAA),接下來將送交參議院全院審議。
根據《中央社》報導,目前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下的相關小組,會在28日到29日之間審議眾議院版的《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並且由眾議院軍委會在9月1日進行表決,表決通過,再交給眾議院全院表決。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底下相關小組,預計在28日至29日審議眾院版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參議院軍委會兩黨領袖昨天宣布,委員會以23比3的票數,通過總額高達7779億美元(約新台幣21兆9951 億元)的《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另外過去台灣在《國防授權法案》著墨甚少,但是2011年後,《國防授權法案》中與台灣相關的部分不斷增加雖然許多縣市的餐廳將開放,遊樂園和風景區也重新營業,但疫情仍沒有完全終結,不論各項措施如何制定,我們還是得持續做好相關的防疫措施,確保好不容易平穩的疫情,不死灰復燃。湯米 隨著疫情熱度下降,疫苗施打率越來越高,台灣也終於走出三級警戒,進入比較寬鬆的防疫規範
湯米 隨著疫情熱度下降,疫苗施打率越來越高,台灣也終於走出三級警戒,進入比較寬鬆的防疫規範。雖然許多縣市的餐廳將開放,遊樂園和風景區也重新營業,但疫情仍沒有完全終結,不論各項措施如何制定,我們還是得持續做好相關的防疫措施,確保好不容易平穩的疫情,不死灰復燃
如何形容一支酒?這是一隻典型的德國Riesling,酒莊位在德國古老的產區,口感舒服,香氣宜人,酸度6.5克,酒精度12%,順口,適合搭餐,夏天好選擇。嗅覺佔據的重要性除了口中的味覺以外,香氣是品嚐葡萄酒相當重要的一環,嗅覺若被阻擋,常常會忽略吃的東西的味覺。
Photo Credit: 截圖自作者打分數的系統。Photo Credit: 截圖自作者各種參與實驗的Riesling。
Ulrich Frischer曾在2004年跟德國25家知名酒莊做了這項實驗,包含知名的Rebohlz Ökonomirat,Dr. Bassarmann Jordan等等,建立出一套屬於Riesling在各個風土上的香氣光譜。Photo Credit: 截圖自作者味覺輔助的「加味酒」,第一排由右至左為熟蘋果、綠色/青菜、汽油味。最後教授一一揭曉不同的酒款,其中像是澳洲的Riesling有著比較強烈的石油味,而Mosel的一款不甜Riesling則表現出熱帶果香,Alsace的Riesling則是在酸度上偏低,結果也蠻準確的反映出當地典型Riesling的特色,若是一個正式的實驗結果,就能提供給酒莊作為參考,直接作為行銷素材的使用。這類的敘述提供喝酒的人一個評鑑,至少身為消費者,可以理解自己喜不喜歡這類的風味跟口感。
我們需要針對六種香氣進行評比,柑橘與礦物質味道、熟蘋果、黃色水果(百香果為主)、青草味、石油味、蜂蜜與煙燻味,可以運用這些香氣輔助,然後給予每瓶酒在各個香氣的強弱給出一個分數,另外也有針對整體的喜好程度,酸度、苦味、甜度等給予分數。我們當場進行了一個德國Riesling香氣/味覺的評分實驗,教授選了六款Riesling,每個人會拿到的排序不盡相同,也不會標上哪隻酒是什麼,可以減少味覺疲勞跟主觀認知產生的偏誤。
Photo Credit: 截圖自作者味蕾接受器實際的分佈狀況,右至左分別為:鹹、酸、甜、苦。教授最後展示了2004年時,跟各家酒農合作香氣光譜,近一步發現了德國各產區的不同氣候、地塊、土壤、香氣風格都有相當大的差別,對於Riesling風味有興趣的人,可以運用香氣輔助,試看看在不同產區的Riesling有什麼差異。
文:Stevehuang那些葡萄酒專家講的味道都是真的嗎?我真的聞得到嗎?舌頭的某個味道真的集中在某個位置嗎?德國Neustadt釀酒學校的教授Ulrich Fischer,在一堂針對葡萄酒味道分析的課上,利用幾個小實驗來幫我們理解味覺跟酒之間的關係,一起來看看怎麼玩,可以像專家一樣說酒。第二排由右至左為柑橘/礦物味、黃色水果、煙燻/蜂蜜。
活動中基本款的Riesling,像是德國黑塔麗絲玲白酒(Reh-Kendermann Black Tower Riesling),可以在裡面找到百香果、柑橘、鳳梨、甜桃的香氣,而比較高階款的2016路森博士酒莊-教士莊園-晚摘甜白酒(金頸,Dr. Loosen Erdener Pralat Riesling Auslese Goldkapsel),則會有更多蜂蜜、花香、荔枝、芒果、百香果的風味,對於Riesling風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活動中找幾個不同風格/產區來試看看吧。利用味覺輔助來建立Riesling酒香氣光譜教授Ulrich Frischer在美國釀酒學校加州大學Davis分校進行研究時,曾協助開發一套系統,先用比較中性的基酒加入各種香氣,例如加入百香果汁,模擬熱帶水果的香氣,加入檸檬,模擬柑橘類的香氣。後記由德國官方機構Wine of Germany贊助的德國Riesling Weeks,在2021年7月26也要盛大展開,台灣超過百間的餐廳、酒專、酒吧都會一同參與這個盛會。教授建議大家把鼻子夾住,實驗兩種不同的果汁——蔓越莓汁跟酸櫻桃汁,會發現相當難以判斷在喝哪種果汁。
但很多消費者遇到的問題是,真的有這些味道嗎?我怎麼什麼都聞不到?是不是都是幻想的?我們來看看實際上品酒師/釀酒機構是怎麼用一些系統來協助「描述」風味。買酒的時候是不是常常聽到上面這樣的敘述?如果你買了這支酒,然後另一個朋友問你,喝起來是什麼味道,你會發現這樣的敘述完全不會給你任何有用的資訊,因為你不知道喝的時候該期待什麼,什麼是典型的Riesling?香氣宜人但是有哪些香氣?口感舒服什麽叫做舒服?德國Rheingau產區的不甜Riesling,通常帶有白桃,杏桃,柑橘,白花的香氣,有時會帶有蜂蜜的甜感,入口時果香會先四散口腔,酸度明顯但不刺激,口感不甜。
實驗結果是舌頭的各個部位都會感知道各種味道,但強度有所不同,所以並不是舌尖就喝不到酸,舌邊就沒有苦,後人簡化了實驗的結果,雖然讓這個概念廣為流傳,但卻造成了蠻大的誤導,可以用以下很簡單的實驗,感受一下味覺的分佈。準備酸、甜、苦、澀、鹹幾個基本味道在小杯子裡 拿幾隻棉花棒沾取一種口感 點在舌頭各個地方,記下哪些位置的感知比較強這個實驗可以解釋舌頭味覺的分佈,不過味覺的感知因人而異,像是教授就舉例,世界對酒評價最有影響力的Robert Parker對於苦味的敏感度較一般人低,所以他大力推崇的西班牙、義大利酒類對於許多人而言,可能會偏苦。
Photo Credit: 截圖自作者由右至左分別是同樣劑量的甜、酸、鹹、苦、澀第二排由右至左為柑橘/礦物味、黃色水果、煙燻/蜂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